六盘水月照机场前董事长马鹏突然上热搜,这事到底值不值得唏嘘?
马鹏这个名字,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。但要是提六盘水月照机场,贵州本地人多少会有点印象。这座2014年通航的小机场,承载着不少山区百姓“飞出去”的梦想。而马鹏,正是当年一手推动机场建设、运营的关键人物之一,还当过六盘水月照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。如今他突然上了热搜,不是因为新项目落地,也不是因为升职调任,而是因为被查了。
这事一出,网上议论纷纷。有人觉得可惜,毕竟当年他可是实打实把一个偏远地区的机场从图纸变成现实的人;也有人觉得不意外,说这些年机场运营数据一直不太理想,背后难免有猫腻。不管怎么说,热搜不是随便上的,官方通报白纸黑字写着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”,说明问题已经进入调查阶段,不是空穴来风。
回过头看,六盘水月照机场当初可是被寄予厚望的。地处贵州西部,交通不便,建机场本意是打通对外通道,带动旅游和经济。马鹏作为负责人,确实推动了不少前期工作,包括协调土地、争取资金、对接民航系统。但机场建成后,客流一直上不去,常年处于亏损状态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月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长期徘徊在十万人次上下,连很多县级汽车站都不如。这种情况下,运营压力大,管理漏洞就容易冒头。
有人说,小机场难做,不能全怪负责人。这话没错,但难做不等于可以乱来。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,每一分钱都来自财政或国资,不是私人买卖。一旦有人把手伸进公家的钱袋子,再“有功”也抵不过“有错”。马鹏如果真在项目审批、资金使用、合作方选择上动了手脚,那别说上热搜,进通报都是迟早的事。
其实,类似的情况在地方基建领域并不少见。有些干部前期干劲十足,真把事办成了,可时间一长,心态变了,觉得“没我这事办不成”,慢慢就放松了底线。权力一旦没人盯着,很容易滑坡。马鹏是不是这种情况,还得等调查结果。但这件事至少提醒一点:功劳不能当护身符,干得再好,也得守规矩。
现在网上有些声音替他喊冤,说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”。可纪律面前,哪有什么苦劳功劳之分?老百姓盼的是干净干事的人,不是“能人腐败”。机场建起来了,大家高兴;但要是建机场的钱被挪用了、项目被掺水了,那这机场飞得再高,心里也堵得慌。
马鹏这事,说到底不是一个人的沉浮,而是对地方公共项目监管的一次拷问。一个小机场,牵扯多少环节?资金怎么拨?合同怎么签?审计有没有跟上?这些才是更该被关注的点。热搜会过去,但制度漏洞不能跟着过去。
六盘水的山还是那片山,月照机场的跑道也还在。只是坐在候机厅里的人,或许会多想一想:这趟航班,真的安全吗?
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,但前提是——干净地成。
资料来源: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、民航资源网、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官网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