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介绍

你的位置:足球资讯 > 足球资讯介绍 > 冰雪长津湖的奇迹:志愿军战史绝无仅有,两个“四连”并肩获“新兴里战斗模范连”

冰雪长津湖的奇迹:志愿军战史绝无仅有,两个“四连”并肩获“新兴里战斗模范连”

发布日期:2025-08-11 02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志愿军的战史中,总有那么些番号带着传奇色彩,它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人。然而,一场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爆发的艰苦战役,却破天荒地同时授予了两个不同连队同一个响亮称号。 这两个连队,都恰巧是“四连”,它们共同被誉为“新兴里战斗模范连”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,它标志着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,创造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。 那是1950年严冬的朝鲜北部,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关键阶段。志愿军第27军奉命在新兴里地区,围歼美军号称“北极熊团”的第31团级战斗队。 当时的战场环境极为恶劣,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,...

志愿军的战史中,总有那么些番号带着传奇色彩,它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人。然而,一场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爆发的艰苦战役,却破天荒地同时授予了两个不同连队同一个响亮称号。

这两个连队,都恰巧是“四连”,它们共同被誉为“新兴里战斗模范连”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,它标志着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,创造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。

那是1950年严冬的朝鲜北部,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关键阶段。志愿军第27军奉命在新兴里地区,围歼美军号称“北极熊团”的第31团级战斗队。

当时的战场环境极为恶劣,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,加上皑皑大雪,对志愿军官兵的体能和意志都是严峻考验。然而,这场战役对扭转长津湖战局至关重要。

冰雪突袭:双刃利剑的初次刺破

1950年11月27日夜,志愿军第27军副军长詹大南指挥80师及81师242团共四个团,对新兴里、内洞峙的敌军发起了总攻。这是一场预谋已久、剑指敌军咽喉的突袭。

在总攻序列中,第239团4连承担了向新兴里腹地穿插的重任。他们并非直线突击,而是选择了一条出其不意的路径,直插美军的核心区域。

连长李昌言沉着指挥,带领连队突破敌军防线。他们穿插深入,成功摸到了美军第31团的指挥所附近,展开了一场“黑虎掏心”式的奇袭。

关于美军上校团长麦克莱恩的命运,至今仍存争议。志愿军战史记录称,239团4连在捣毁指挥所时将其击毙或重创。

不过,美军第31团3营营长赖利中校后来回忆说,239团4连攻入的可能是其营部而非团部,而麦克莱恩团长当晚并未被击毙。

无论具体细节如何,239团4连的这次突袭,确实让敌军指挥中枢遭受了重创。他们随后又突袭了美军第57炮兵营阵地。

在此次猛攻中,志愿军239团4连歼灭了敌军少校副营长莫里。他们成功缴获了12门榴弹炮,并歼敌三百余人,俘虏九人。

然而,由于兵力不足和夜间联络不畅,天亮之后,239团4连奉命暂时撤出了新兴里村。他们的这次突袭,为后续战斗打下了重要基础。

与此同时,第240团4连也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:夺取新兴里公路桥。这座桥是美军联系外界和撤退的唯一通道,意义非凡。

连长李耘田带领部队,顶着敌军的猛烈炮火和火力压制,向公路桥发起突击。战斗异常惨烈,李耘田在激战中身负重伤。

即便如此,李耘田依旧不下火线,他带伤坚持指挥,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。最终,240团4连成功夺取了公路桥的控制权。

他们不仅切断了敌军的交通联系和退路,还在后续的战斗中,攻占了敌军的一个指挥所,击毙敌人三十余名,并缴获了七挺重机枪。

至此,两个“四连”在总攻伊始便各自打出了精彩的开局,它们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,从不同方向刺入了敌军的核心。

血战围困:冰封战场上的绞肉机

至11月28日清晨,志愿军各部已成功对美军第31团形成了严密的合围态势。敌军被压缩在狭小的地域内,陷入绝境。

志愿军控制了周边高地,切断了新兴里通往外界的公路。然而,敌军的火力优势依然明显,战斗进入了焦灼的围困阶段。

240团在前期内洞峙的战斗中也遭遇了顽强抵抗,虽然歼敌一部,但未能完全突破。至28日晚,他们再度发起攻击。

经过一夜激战,240团于29日拂晓成功歼灭了内洞峙的残余守敌,迫使美军剩余部队不得不逃回新兴里,与主力会合。

随后,240团根据战场态势,迅速调整部署,转至新兴里东南方向,继续对被围之敌施压,形成更紧密的包围圈。

时间来到11月30日晚,天气愈发恶劣。鹅毛大雪仍在持续,气温骤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以下,志愿军官兵冻伤减员的情况异常严重。

即使面临如此巨大的困难,总攻仍然如期发起。志愿军各团在极度严寒和饥饿的考验下,对被围的美军实施了更为猛烈的突击。

然而,困兽犹斗。美军第31团在被围困数日后,于12月1日11时,在40余架飞机和10余辆坦克的掩护下,开始向南突围。

志愿军立即展开追击,不给敌军喘息之机。在这次追击战中,240团4连再次冲在了最前面,扮演了决定性角色。

连长李耘田和指导员汪金兰带领的240团4连,位于追击的最前沿阵地。他们像一把尖刀,死死咬住突围的美军部队。

他们在敌军突围的必经之路上,展开了顽强的阻击和穿插。汪金兰指导员甚至率部断敌后路,给突围之敌以重创。

240团4连的战士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,他们不仅重创了多股突围美军,还一次性俘获了40多名美军士兵。

在激烈的追击战中,240团2排5班班长张连山不幸身负重伤。他生命垂危之际,仍心系大局,嘱托指导员汪金兰继续战斗。

张连山班长最终在战场上光荣牺牲,他的精神激励着战友们更加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。240团团长于春圃后来也回忆说,4连的位置确实非常靠前。

这场连续3天3夜的血战,让240团付出了巨大牺牲。连以上干部牺牲19名,这些英雄大多来自胶东半岛。

整个240团的伤亡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二,到战斗结束时,整个团的战斗部队仅剩不到两个连的兵力。

荣光永铸:唯一战绩与精神丰碑

经过志愿军部队数日围困、激战与追击,最终的胜利在12月2日凌晨降临。81师242团和243团从南北方向对“北极熊”团实施了最后的夹击。

凌晨2时许,在后浦一带,志愿军彻底歼灭了美军“北极熊”团。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胜利。

值得强调的是,这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,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团级单位。其意义非凡。

部分美军士兵在绝望中,企图通过冰封的长津湖逃跑,但严寒和冰冷湖水让他们失去了生命,最终冻溺而死。

战役结束后,为了表彰英勇无畏的功勋部队,第27军做出了一项特别的决定。他们同时授予了239团4连和240团4连“新兴里战斗模范连”的荣誉称号。

这是志愿军战史上唯一一次,同时将同一个“战斗模范连”称号,授予两个不同的连队,彰显了其并蒂莲开的特殊意义。

此外,240团4连的1排也荣获了“新兴里战斗模范排”的称号。还有239团7连4班和240团7连5班,被授予“新兴里战斗模范班”称号。

这些荣誉是对参战部队集体英勇和牺牲精神的最高肯定。同时,多位个人英雄也脱颖而出,受到隆重表彰。

239团4连连长李昌言,因在战斗中沉着指挥,带领部队深入敌后,捣毁指挥所并夺取炮兵阵地,战后荣立一等功。

李昌言出生于1928年,山东荣成人,1944年参军。他历经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洗礼,后于鞍山钢铁公司转业。

他于2022年11月22日逝世,享年94岁。他的故事,是无数默默奉献的老兵的一个缩影。

240团4连连长李耘田和指导员汪金兰,双双被授予“二级英雄”称号,并被追认为“华东三级人民英雄”。

李耘田出生于1929年,同样是山东荣成人。他小小年纪便参加革命,1942年担任儿童团长,1945年参军。

他在解放战争中多次立功,早已是名声在外的“华东三级人民英雄”。他在新兴里战斗中带伤指挥,冲锋在前,更是将其英勇本色发挥到极致。

然而,英雄的征途并未止步于此。1951年3月,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,李耘田连长再次冲锋在前,不幸壮烈牺牲。

汪金兰指导员在追击战中指挥若定,率部断敌后路,顽强阻击并俘敌,展现了超凡的勇气和坚韧。

她目睹战友牺牲后,虽悲痛万分,但仍以大局为重,继续带领部队投入战斗。她的故事与李耘田的故事共同载入史册。

笔者以为

这两个“四连”的并肩荣光,绝非仅仅是番号上的一个巧合。它们是那段苦战岁月中,志愿军钢铁意志和集体牺牲精神最生动的写照。

新兴里战斗的胜利,不仅在于志愿军在极限严酷环境下,实现了整建制歼灭美军团级的唯一战例。它更在于,它同时塑造了两支“模范连”的传奇。

这场胜利,揭示了志愿军在绝境中依靠卓越指挥、个体英勇与集体牺牲所爆发的惊人战斗力。它超越了单一英雄的叙事。

无数像李昌言、李耘田、汪金兰这样的基层指挥员和普通战士,用超乎常人的勇气、智慧和牺牲,共同铸就了这场在冰雪中熔铸的传奇。

他们的故事,汇聚成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爆发的集体力量,成为中国军人不屈不挠、敢于亮剑的精神象征。

记住这些名字,记住这些连队番号背后的鲜活生命和血肉故事,是为了铭记历史,更是为了传承那份在绝境中不屈不挠、敢于亮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。



上一篇:功勋中将吴克华,塔山一战名震天下,竟在67年神秘失踪七年,周总
下一篇:长征之后:一支红军游击队未接到周恩来撤退令,一直打到1947年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