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6日,美军在短短24小时内连续抛出两大军事动作,矛头直指台海!
第一招: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2濒海作战团宣布,2026年3月前将在日本冲绳部署6套“复仇女神”导弹系统,剑指中国台湾海峡。
日媒披露,这些导弹可能进驻距离台岛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,比原计划的石垣岛(距台556公里)威胁更直接。
今年4月,美军已抢先一步在菲律宾巴丹岛部署同款导弹,形成“南北夹击”台海的态势。
第二招更隐蔽:美国陆军突然扩编“爱国者”导弹部队,从15个营增至18个营,并专设一个混编营永久驻防关岛。
五角大楼直言,这是为了应对解放军“过于强大”的导弹力量,要把关岛打造成“铁桶堡垒”。
两大动作一攻一防,美军意图赤裸裸——用“复仇女神”封锁中国东出海路,用“爱国者”盾牌护住关岛命门。
但真相是:这些部署暴露了美军两大软肋:射程不够、数量不足。 而解放军的反制底牌,早已摆在桌面上……
美军这次部署的“复仇女神”系统,核心是挪威造的NSM反舰导弹。 这种导弹擅长超低空贴海飞行,雷达几乎抓不到它,加上发射车是无人驾驶的越野卡车,打完两发导弹就能立刻跑路,号称“海上游击战神器”。
但美军选的位置却暴露了心虚。
按计划,导弹要放在日本石垣岛,离台湾约556公里。 可NSM导弹最大射程只有370公里,从石垣岛根本打不到台海核心区! 日本军事学者野添文彬戳破真相:美军很可能改到与那国岛,那里离台湾仅110公里,导弹能覆盖台东海域。
更讽刺的是后勤短板。 每辆“复仇女神”发射车只能带2枚导弹,6套系统满打满算才72枚。
一旦开战,解放军卫星和无人机全天盯着岛屿,导弹车刚露头就可能被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定点清除。 美军自己也承认:这些岛屿补给困难,“打几天就得喊救命”。
至于菲律宾巴丹群岛的部署,威胁更有限。 4月美军只象征性放了少量导弹,且巴丹群岛面积狭小,阵地完全暴露在解放军远程火力下。
用美军内部报告的话说:这不过是“政治象征大于军事价值”。
几乎同一时间,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詹姆斯·明格斯宣布:美军“爱国者”导弹营要从15个扩到18个,新增的3个营全压到印太方向。 最扎眼的是关岛——专门设一个混编营,整合最新雷达和指挥系统,号称要防住解放军的“关岛快递”东风-26。
关岛这个营的配置堪称顶配:新型LTAMDS雷达能360度无死角扫描,拦截高度提升一倍;IBCS指挥系统把导弹、雷达、战机数据全部打通,五角大楼吹嘘“1个营抵过去3个营”。
但现实打脸更快。 今年6月伊朗导弹袭击美军卡塔尔基地时,“爱国者”一次齐射打掉40多枚拦截弹,每发成本400万美元,账单比导弹还吓人。 而解放军东风-26导弹数量是伊朗的十倍不止,美军库存根本耗不起。
生产“爱国者”拦截弹的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,2025年产能才600多枚。 可五角大楼2026年预算要求采购13773枚! 美军内部报告哀叹:新扩编的导弹营,“士兵等导弹”将成为常态。
面对美军两大动作,解放军早已亮出反制组合拳。
2025年5月底,美军刚承认“500人驻台”,24小时内辽宁舰就带万吨大驱编队直插台岛以东200海里。 两天内舰载机起降超120次,强度碾压美军航母。 同一时间,075两栖舰在东部演练垂直登陆,被外媒解读为“当面彩排收台”。
针对“复仇女神”的岛屿游击战,解放军用“侦察-打击”闭环破局。 卫星和“无侦-7”无人机群全天监控岛礁动态,一旦发现目标,火箭军东风-16导弹15分钟内就能覆盖目标。 而福建舰的歼-35隐形战机,作战半径覆盖巴士海峡,专克巴丹群岛的导弹阵地。
至于关岛的“爱国者”盾牌,解放军直接瞄准命门。 2025年珠海航展亮相的“鹰击-21E”高超音速导弹,末端速度超10马赫,“爱国者”根本拦不住。 美军兵推报告承认:关岛防御体系扛不住7天饱和打击。
美军动作看似咄咄逼人,实则暴露两大焦虑:想用“复仇女神”封锁台海,却因射程不足被迫冒险前移;想用“爱国者”护住关岛,又困于产能和技术代差。
而解放军的回应始终如一:你部署你的,我演练我的——毕竟实弹靶场不会说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