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俄军的机枪温压弹用来封锁入口,效果似乎还挺明显。
红军城被俄军两个大铁钳紧紧夹住,距离几乎要合拢,最多也就只有一公里。这个距离,靠机枪扫射,基本能封锁住所有出入口,形势变得非常危险了,红军城的灾难已成定局!
俄军在两边都布置了机枪火力点、迫击炮阵地,还有无人机小组,已经彻底封锁了这段一公里的缺口。不管是乌军的车辆还是单兵,要是试图越过这条封锁线,基本上都难逃精准的火力打击,局势不用多说,压力超大。
那为啥乌军还在坚持拼死死守呢?主要原因是红军城实在太关键了!因为这座城市附近,红军城和它后面的斯洛维安卡之间,几乎没有这么大的城镇了,要是在这里不大量消耗和阻挡俄军,就意味着以后又得回到野地作战,效果远远比不过城市堡垒的防御力。
听说乌军司令西尔斯基已经到达红军城,掌握了守军空降第7军的指挥部,亲自指挥反击,想着把那被围困的5500多名乌军士兵给救出来。
乌克兰真理报报道,乌军司令西尔斯基与红军城前线作战的各旅级指挥官都碰面了。乌军第68独立猎兵旅的指挥官谢尔盖·特列季亚克中校,连红军城内部防御部队的指挥官也都见了面,还包括乌军第155独立机械化旅的指挥官塔拉斯·马克西莫夫上校。
在俄军已彻底织成三面包围,形成压顶之势的情况下,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依然敢出现在红军城的战场上,这也就说明,红军城内还留有一些依靠矿山矿井改建的地道设施,可能在外围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法国《世界报》报道,法国记者阿德里安·沃蒂埃跟随乌军作战队伍,来到红军城前线时发现,那里竟然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联络网。
在红军城这个地狱般的地方,要想活下来,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藏起来。无人机整天在空中巡逻,寻找目标。它们什么移动的东西都能发现,没有任何东西能躲过这些配备红外摄像头的无人机的追踪。
乌军士兵得赶紧跑,最好在天亮前或日落后行动。因为那个时候,白天用的无人机会换成夜间的无人机,反过来也一样。
乌军都藏在地下的地窖里,巧妙掩盖了所有隧道的出入口。在红军城附近,乌克兰还在地下6米深处建了个野战医院,这个救护站每天能收治30到40名伤员。
乌克兰军医奥列克桑德·霍洛瓦申科少校说,几乎所有伤员都成了俄罗斯第一人称视角(FPV)无人机的受害者。这种无人机投掷手榴弹的精准度很高,能致命。“我们收的伤还真大部分都是FPV无人机造成的,枪伤倒比较少见。”
整个战场以及周边5公里,基本上变成了死地,无人机、火炮的威胁不断,温压弹的打击频繁,再加上密布的反步兵地雷区,形势相当严峻。
为了抢救红军城,乌军在多布罗皮利亚前哨多次发起攻势,拼命争夺矿区,把俄军赶回到沙霍夫一线。而在红军城内部,乌军也不甘示弱,连续发动了九次反攻。
目前可以看出,西尔斯基已经进入了红军城的战场,甚至有可能沿着内部走,直接到达里面去。此刻,他正指挥乌军发动一轮反击,试图把被包围的5500多名乌军给接出来。
2
红军城城区俄军清理战斗全面展开
最新战报显示,俄军在红军城西郊发起攻坚,已经挺进到工业区了。另外,火车站东边的铁路地带也爆发了激烈的交火。
俄军的小组仍在逐步推进到索巴切夫卡和格纳托夫卡这两个地区。据乌克兰方面的情报,秋天的连绵暴雨让俄军在红军城搞后勤补给遇到不少麻烦。
不过,俄军的无人机行动挺奏效,已经成功切断了乌克兰通往红军城和附近地区,以及米尔诺赫拉德的陆路交通线路。
不过,在季米特洛夫卡,乌军的防御能力还是挺强的,俄军多次进行大规模装甲突击都没能攻破。乌军正在逐步放弃外围阵地,转而在城区内组织防守。而在其他地区,特别是红军城南边的高层建筑区域,俄军依然得到不少优势。
西尔斯基总司令一到红军城,乌军就在外围加紧了攻势,特别是在多布罗皮利亚那边,第47机步旅开始反扑。在红军城的索斯尼夫卡东南一带,乌军的第225突击厅也发起了反击行动。
不过,俄军第29集团军拿下了新谢利夫卡的一半,还在向叶霍里夫卡东南街道推进攻势。在米尔诺赫拉德南边的矿区附近,俄军掌控了红军城东部的三个村子,作为核心防线。
红军城那边的局势仍然乱成一锅粥,包围和反包围就像站在同一面墙的两边似的。战局发生了很大变化,这种打仗的方式导致双方的兵力线交织得紧密,根本没法搞清楚对方到底在哪儿。
俄罗斯虽然资金紧张,但人手充足,武器弹药也并不缺。而乌克兰既面对资金不足,又缺少兵员,还缺乏武器弹药。俄罗斯可以靠着人力和武器储备的优势,把乌军耗死,或者让他们逐渐消失在战场上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