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 | 十四北
编辑 | 南枫
暑期档终于热闹起来了。
姜文时隔七年回归,又一次将商业片高度提升了几个档次,"为了这盘醋包的饺子"味道正不正倒是有点争议。
不过这盘"醋"还真有点意思。
大鹏导演的《长安的荔枝》显然没受到剧版的影响,算是今年夏天最叫座的喜剧电影。
而《罗小黑战记 2》豆瓣平台已经开出了 8.6 的评分,国漫的荣光又回来了。
不过自我看来,今年口碑最高影片或许才入场——
《南京照相馆》
《孤注一掷》的班子,将视角从缅北拉回了历史中的南京。
这部久违的纯主旋律大片,已经开启点映,现场观众反馈好评如潮。
当大家都不看好这条赛道,申奥导演硬是又给大众一个惊喜,看来这次,他又赌对了!
寸土不让、牢记历史,抗日这么拍就对了!
很新颖,很深刻。
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,中国人民最清楚不过,大部分导演也都拍出了该段历史中我们可爱的战士,有多么英勇。
而申奥导演,却从一家照相馆写起。
男主苏柳昌(刘昊然饰演)本来是个邮递员,突然经历小日本侵袭。
此时,他们已经对南京展开了大面积屠杀,而对外,又要展现出虚伪友好的一面。
所以,小日本保留了南京的一家照相馆,并想要几个人为他们工作。
为了活命,苏柳昌谎称自己是照相馆学徒,会洗照片。
于是,想要活命的几个人,在照相馆中相遇了。
他们每天目睹着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又无能为力,突然发现了一张可以证明大屠杀的照片底片。
这种"证据 ",小日本自然不会想留下,而为了给国人报仇,让全世界知道他们的恶行。
照相馆几个人齐心协力,冒着牺牲的危险,还是将底片传递了出去。
其实故事非常简单,但,就是如此简单的故事,看得人瞬间泪奔。
这部剧的群像十分饱满,让人印象最深刻的,应该是日本人伊藤。
饰演伊藤的,是出生于日本的中日混血演员原岛大地,演员没有刻意美化角色,甚至将人物的恶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他只是个"本分"的摄影师,还经常用汉语对中国人说"我是你的朋友"。
伊藤的形象就是看起来慈眉善目,无论遇到什么都平静和善的,甚至也会看不惯得了性病病、滥杀无辜的日本人。
然而,在这种影片中,突然蹦出来的"不错"的日本人,那才叫滑稽。
前期伊藤的和善,与后面暴露丑恶嘴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感。
他或许确实有些原则和底线,但,面对残害无辜百姓的小日本,伊藤终究还是不屑于伪装了。
对比之下,从始至终担惊受怕,最后甘于奉献自我的主人公们更加振奋人心。
他们在面对生死时的惧怕,与豁出去也要保住底片的大义,是整部影片最能升华主题的部分。
抗强有力的一句句"寸土不让",让观众看到的不是"惨",而是真正的"悲壮"。
大家悲愤,却依旧有极大的力量。
这是国人不容践踏的脊梁,也是抗日片最该展现的精神。
人物设定全员正确,暑期档之光不是白叫的
在我看来,《南京照相馆》甚至要比之前不少同题材抗战片要更精彩。
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,有两部。
一部是《金陵十三钗》,角度同样另辟蹊径,还贡献了诸多名场面。
另一部,是《南京!南京!》,陆川导演经典代表作之一。
看完这两部电影,我想大部分观众第一反应是:惨。
尤其是《南京!南京!》,在我看来,更多的其实是导演高高在上地,对观众炫耀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。
所以,所谓的视角创新,反而让立场混乱。
然而 事实上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理解,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屠杀的残酷上。
而是呈现残酷杀戮之后,当时的人民拥有更高境界的"勇"。
他们明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,却还是选择了血拼,选择用自己的血记录这段历史。
如此没有人性的杀戮,百姓自然是想活命的。
所以,有些人便成了可恨的汉奸。
然而,在部分影片中,有些导演将汉奸锤进土里,却还是想给某些日本角色赋予一些人性,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倒反天罡。
反观《南京照相馆》。
影片中王传君饰演的王广海,就是为了活命当了翻译,有时候又不得不点头哈腰。
他没有趋炎附势或贪财好色,只是想活下去。
所以,王广海在听到看到,那么多无辜的人甚至孩子横尸时,也会面露不忍。
根据套路,王广海是必定会幡然醒悟的。
可他最终的结果,只是为了挡刀没有任何前摇直接死在观众面前,惊讶中却又有几分合理。
所以,最让我满意的,是申奥导演就是老老实实地,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拍了出来。
同时,对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描绘,都十分到位。
没有任何的洗白、美化,又能让观众感受到充足的人性,能做到这步,足矣。
而在提前观片后,某大 V 就已经预言,将《南京照相馆》比作今年的"暑期档之光"。
可见,在主旋律已经不吃香的如今,这部影片依旧可以牢牢抓住大众的心。
结语
在我看来,《南京照相馆》是一部不怕剧透的影片。
漫长的抗战史,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上,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纪念馆中,也频频出现在电视与大银幕上。
没有人比我们更懂,为何大家总高喊"牢记使命、勿忘历史",又为何将忘记历史判定为背叛。
尤其是南京大屠杀,对于国人更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伤痛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没有刻意创新,只是将罪行原原本本记录下来,将生活在底层的无名英雄展现出来。
不需要润色,不需要过分煽情,也不用大肆宣传,想看的人自会前往。
另外,唯一让我觉得可惜的,或许是这部影片没有选择在 12 月 13 日上映。
-END-
南枫娱乐圈
有品质的娱乐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