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50万本金,30年后香港储蓄险账户滚到260万,内地保单只有82万!
这组真实数据来自2025年香港安盛与内地增额寿险的对比案例。
香港储蓄险用6%-7%的复利碾压内地3%收益,背后是全球化投资、多币种切换和财富传承黑科技。
惊人的是,它曾让张兰3100万美元保单躲过1.42亿债务清算。
我们就来拆解这张“国际财富通行证”的硬核实力。
收益差
复利6% vs 3%的财富分水岭!
香港储蓄险的长期复利普遍在6%-7%,头部产品如宏利「宏挚传承」第30年预期收益达7.19%。
对比内地,2025年储蓄险利率已跌破2%,即便加上分红,长期复利也仅3.5%左右。
以年缴10万、交5年累计50万本金为例:第10年香港账户增值到70.1万(1.4倍本金),内地仅61.4万;第30年香港账户飙升至260.7万(超5倍本金),而内地勉强翻倍至82.6万。
50年后差距更残酷,香港保单突破500万,内地仍在170万区间徘徊。
这种断层级差异源于底层资产配置。
内地保险资金80%投向国债、存款等固收类产品,权益类资产占比不足30%,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收益持续缩水。
香港险资则重仓全球优质资产:59%配置4.5%收益的美债,其余分散到欧洲主权债券、亚洲股票、核心地产等,通过跨市场对冲波动。
货币战
9种自由切换的“国际钱包”!
2025年香港美元保单占比77%,港元18%,人民币仅4%。
这种多币种架构让保单变成“汇率防空洞”。
比如孩子计划留学英国,可将保单货币提前切换为英镑,锁定学费成本;若人民币贬值,持有美元资产天然抗通胀。
目前主流产品支持美元、港元、人民币、欧元等9种货币终身免费转换,安盛「挚汇储蓄计划」甚至覆盖加元、澳元等小众货币。
对比内地单一人民币保单,香港的多元货币功能尤其适合三类人:海外购房移民者、跨境商务企业主、筹备留学教育的家庭。
传承术
无限次改受益人+保单拆分的“财富永生术”。
香港储蓄险的保单设计堪称“金融乐高”:
无限变更被保人:爷爷投保后可指定孙子为第二受保人,实现三代财富接力;
保单拆分:100万美元保单可拆成4份,分别给子女、孙辈,避免争产纠纷;
红利锁定:安盛产品第10年可锁定100%分红,把非保证收益转为保证现金。
这些功能内地储蓄险完全无法实现。
内地产品受益人多为法定继承,变更需公证;减保取现每年限20%额度,灵活性大打折扣。
防护盾
香港法律筑起的资产防火墙。
2022年,张兰的1.42亿美元家族信托被债权人CVC接管,但两份总保费3100万美元的香港储蓄险完好无损。
这得益于三重防护:
跨境法律屏障:内地法院执行香港保单需香港法院承认判决,目前极少成功案例;
隐私保护机制:债权人需自行举证保单存在,跨境调查难度极大;
受益人定向给付:保险金直通指定受益人,不进入债务清算池。
3个血泪教训避坑指南
退保黑洞:投保前5年退保可能损失90%本金。
有客户第二年急用钱,10万保费只拿回1万;地下保单陷阱:非香港签约的保单无效。
2024年保监局与廉署联合打击无牌中介,多名客户资金被骗;分红波动:非保证收益依赖保险公司投资能力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选择分红实现率95%以上的公司(如保诚、友邦)更稳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