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情节和地点存在虚构,人物已使用化名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,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"掌柜的,来壶好茶。"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走进茶楼,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。
掌柜李茂林抬头打量了一番,见这人衣着普通,便漫不经心地问:"客官要什么茶?"
"最好的。"男子淡淡开口。
"最好的可不便宜,您确定?"李茂林有些疑惑。
男子没有回答,只是静静地看着他,眼神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威严。
"你知道我是谁吗?"男子忽然问道。
李茂林愣了一下,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客人,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。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出了六个字。
这六个字一出,整个茶楼瞬间陷入了死寂......
01
"当家的,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?"赵淑华坐在后院的小凳子上,手里拿着一叠账本,愁眉不展。
李茂林从厨房走出来,手里端着刚泡好的茶,听到妻子的话,心情更加沉重。
"怎么了?又是那些账?"李茂林在妻子身边坐下,轻声问道。
"你自己看看吧。"赵淑华把账本递给丈夫,"这个月到现在,咱们只收了不到三两银子。"
李茂林接过账本,一页一页地翻看着。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收入,但数字都很小,有些日子甚至是空白的。
"唉......"李茂林长叹一声,"生意确实不好做。"
"都怪那个什么品香阁!"赵淑华越说越气,"自从他们开业,咱们的客人就一天比一天少。"
李茂林点点头,心中五味杂陈。品香阁是半年前新开的茶楼,就在街对面,老板据说是南方来的富商,开业时搞得很热闹。
"听说他们那里不光有茶,还请了说书的,唱戏的。"赵淑华继续说道,"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,客人络绎不绝。"
"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。"李茂林摇摇头,"咱们家祖辈经营茶楼,靠的是茶叶好,手艺正,不需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。"
"可是......"赵淑华欲言又止。
"可是什么?"
"可是咱们现在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。"赵淑华的声音有些颤抖,"隔壁王大嫂昨天还问我,是不是要关门了。"
李茂林听了,心如刀割。这个茶楼是祖父留下的,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。从小到大,他就在这里长大,对每一张桌子、每一把椅子都有着深厚的感情。
"当家的,要不咱们也学学人家?"赵淑华试探着说,"不一定要唱戏,咱们可以请个说书的,或者......"
"不行!"李茂林断然拒绝,声音比平时高了许多,"李家的茶楼,从来都是做正经生意。宁可关门,也不能砸了祖宗的招牌!"
赵淑华见丈夫态度如此坚决,不敢再说什么,只是默默地垂下了头。
这时,前厅传来了脚步声。
"掌柜的,掌柜的!"伙计王福来急匆匆地跑进后院,"有客人来了。"
李茂林连忙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服:"来了几个?"
"就一个。"王福来回答道,"看起来像个文人,要了壶碧螺春。"
"好,我马上来。"李茂林转身对妻子说,"你先歇着,我去看看。"
走进前厅,李茂林看到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坐在靠窗的位置,正在翻看桌上的书。
"客官,您的茶。"李茂林恭敬地将茶壶和茶杯放在桌上。
那人抬起头,露出一张清瘦的脸:"多谢掌柜的。"
"客官慢用。"李茂林正要转身离开,却被那人叫住了。
"掌柜的,请留步。"
"客官有什么吩咐?"
那人品了一口茶,点点头:"这茶不错,很香。"
"客官慧眼,这是今年的新茶。"李茂林心中一喜,很久没有听到客人夸赞了。
"我听说,这附近新开了一家茶楼,生意很好?"那人随口问道。
李茂林脸色微变,但还是如实回答:"是的,就在对面。"
"那你这里为什么这么冷清?"
这个问题让李茂林有些尴尬,他想了想,诚实地说:"可能是因为我们这里比较安静吧,现在的人都喜欢热闹。"
"安静不好吗?"那人似乎有些不解。
"这个......"李茂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"我倒觉得,喝茶就应该在安静的地方。"那人淡淡一笑,"太热闹了,反而品不出茶的真味。"
听到这话,李茂林心中涌起一阵暖流。这么久以来,终于有人理解他的坚持了。
"客官说得对。"李茂林深有感触地说,"我祖父当年就是这样教我的。"
"你祖父是个明白人。"那人赞许地点点头,"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,要有长远的眼光。"
两人聊了一会儿,那人喝完茶就走了,临走时给了比茶钱多一倍的银子。
李茂林拿着那些银子,心情复杂。这个客人的话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,但现实的困难依然摆在面前。
回到后院,赵淑华见丈夫神色有异,关心地问:"怎么了?"
"没什么,就是遇到了一个懂茶的客人。"李茂林将刚才的对话简单地说了一遍。
"看来还是有明白人的。"赵淑华稍微松了口气,"只要咱们坚持做好茶,总会有人欣赏的。"
"但愿如此。"李茂林望着天空,心中既有希望,又有忧虑。
夜幕降临,李茂林开始收拾茶楼。王福来正在擦拭桌椅,一边干活一边说话。
"掌柜的,今天那个客人挺特别的。"
"怎么特别?"李茂林一边整理茶叶一边问。
"他问了好多关于咱们茶楼的事,好像很关心的样子。"王福来想了想说,"而且他给的钱比别人多。"
"可能是个好人吧。"李茂林说道。
"掌柜的,您说他会不会再来?"
"不知道。"李茂林摇摇头,"不过如果他再来,我们一定要好好招待。"
这一夜,李茂林睡得并不安稳。他一直在想着茶楼的前途,想着那个陌生客人的话。
第二天一早,李茂林照例打开茶楼的门。街上行人稀少,显得格外冷清。
"掌柜的,昨天晚上品香阁那边又热闹了一夜。"王福来一边打扫一边说,"听说来了个京城有名的说书先生,讲什么《三国演义》,引得满堂喝彩。"
李茂林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地检查着茶叶。他知道王福来说这些是想劝他改变经营方式,但他已经下定决心,绝不妥协。
"掌柜的,您真的不考虑一下?"王福来小心翼翼地问,"就算不请说书的,咱们也可以搞点别的活动啊。"
"不用了。"李茂林的语气很坚决,"我们就做我们擅长的事就好。"
王福来见掌柜态度坚决,也就不再多说。
上午时分,茶楼里陆续来了几个客人,但都是附近的老邻居,买不了几个钱。
"老李,生意还是不好啊?"一个熟客关心地问。
"还行,还行。"李茂林勉强笑着回答。
"要我说,你就是太死脑筋了。"那人摇摇头,"现在这个时代,不搞点新花样怎么行?"
李茂林听了,心中更加苦涩。连这些老客人都在劝他改变,可见压力有多大。
中午时分,太阳高照,街上的行人更少了。李茂林坐在柜台后面,看着空荡荡的茶楼,心情低落到了极点。
"也许真的该考虑一下改变了。"李茂林在心中暗想,"如果再这样下去,茶楼真的要关门了。"
正在这时,赵淑华从后院走出来,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袱。
"当家的,我要出去一趟。"
"去哪里?"
"去娘家借点银子。"赵淑华的声音有些哽咽,"咱们的米快吃完了。"
听到这话,李茂林的心如刀割。堂堂男子汉,竟然要让妻子去娘家借钱,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羞愧。
"淑华,再等等吧。"李茂林拉住妻子的手,"也许下午会有客人来。"
"下午?"赵淑华苦笑一声,"当家的,你看看这街上,哪里有什么客人?"
话虽如此说,赵淑华还是坐了下来,陪着丈夫等待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茶楼里依然冷清。李茂林的心情越来越沉重,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。
"也许王福来说得对,也许所有人说得都对。"李茂林在心中想着,"也许我真的应该改变一下经营方式。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了脚步声。
02
"掌柜的,有客人来了。"王福来压低声音说道。
李茂林抬头看去,只见门口站着几个人,为首的是一个穿着灰色袍子的中年男子,身后跟着三四个同样朴素打扮的人。
"几位客官,里面请。"李茂林连忙起身迎接。
那几个人走进茶楼,环视了一圈,然后在中央的大桌子旁坐下。
"掌柜的,来几壶好茶。"为首的男子说道。
"好的,客官们稍等。"李茂林心中一喜,这是今天来的客人最多的一批了。
李茂林亲自去准备茶叶,选了店里最好的龙井。正在忙碌的时候,赵淑华悄悄走过来。
"当家的,这几个人看起来不一般。"赵淑华小声说道。
"怎么说?"李茂林一边泡茶一边问。
"你看他们的举止,很有规矩,不像普通百姓。"
李茂林抬头看了看那几个客人,确实如妻子所说,这些人坐得很端正,说话声音也不大,给人一种训练有素的感觉。
"可能是哪家商号的管事吧。"李茂林猜测道。
端着茶壶走到客人桌前,李茂林恭敬地为每个人倒茶。
"几位客官,请用茶。"
为首的那个男子端起茶杯,轻轻品了一口,点点头:"好茶。"
"客官过奖了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。
"掌柜的,这茶楼开了多久了?"另一个客人问道。
"祖传的,到我这里已经三代了。"李茂林回答。
"难怪这茶的味道这么正宗。"那人赞叹道,"现在很少能喝到这样用心泡制的茶了。"
听到这些赞美之词,李茂林心中很是高兴。看来自己的坚持还是有意义的。
"几位客官都是做什么的?"李茂林试探着问。
"我们?"为首的男子笑了笑,"就是些跑腿的。"
虽然对方回答得很模糊,但李茂林能感觉出这些人的身份不简单。他们喝茶的手法很专业,而且对茶叶的品质很有鉴赏力。
"掌柜的,听说这附近新开了一家茶楼?"其中一个客人问道。
"是的,就在对面。"李茂林如实回答。
"生意怎么样?"
"很好,每天都很热闹。"李茂林有些无奈地说。
"那你这里呢?"
"这个......我们这里比较安静。"李茂林不好意思地说。
"安静好啊。"为首的男子说道,"喝茶就应该在安静的地方,太吵闹了反而不好。"
这话听起来很熟悉,李茂林想起昨天那个客人也说过类似的话。
"客官说得对。"李茂林点点头,"可是现在的人都喜欢热闹。"
"那是因为他们不懂茶。"另一个客人说道,"真正懂茶的人,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。"
几个客人在茶楼里坐了很久,一直聊到下午才离开。临走时,为首的那个男子给了一两银子。
"客官,这太多了。"李茂林连忙说道。
"好茶值这个价。"那人淡淡一笑,"掌柜的用心做茶,我们喝得舒心。"
客人们走后,李茂林数着银子,心情复杂。今天的收入比平时多了不少,但他更在意的是客人们的话。
"当家的,看来真正懂茶的人还是有的。"赵淑华走过来说道。
"是啊。"李茂林点点头,"只是这样的客人太少了。"
"没关系,只要我们坚持做好茶,总会有人欣赏的。"
下午时分,茶楼里又来了几个客人。这些都是附近的邻居,听说今天来了几个气派的客人,特地过来看看。
"老李,听说今天来了几个大人物?"一个邻居好奇地问。
"就是几个客人而已。"李茂林不愿多说。
"他们是什么人?"
"不知道,他们没说。"
"看起来像是有钱人?"
"这个...我也不太清楚。"李茂林确实不知道那些客人的具体身份。
邻居们议论了一阵,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,也就散了。
傍晚时分,王福来开始收拾茶楼。
"掌柜的,今天的客人都挺特别的。"王福来一边擦桌子一边说。
"怎么特别?"
"感觉他们都不是普通人。"王福来想了想说,"特别是下午来的那几个,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。"
"嗯。"李茂林点点头,他也有同样的感觉。
"掌柜的,您说他们会不会是什么大官?"王福来好奇地问。
"不要胡乱猜测。"李茂林连忙制止,"客人的身份不是我们该关心的。"
"我就是随便说说。"王福来吐了吐舌头。
夜幕降临,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。李茂林站在茶楼门口,看着对面品香阁灯火通明,心中感慨万千。
"也许他们的路子是对的。"李茂林想着,"也许我真的应该考虑改变一下。"
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,街上走来一个人。
"咦?是他?"李茂林认出了来人,正是昨天来过的那个客人。
那人走到茶楼门口,看了看李茂林。
"掌柜的,还没关门?"
"还没,客官要进来坐坐?"李茂林连忙邀请。
"好啊。"那人点点头,走进了茶楼。
03
"客官,您又来了。"李茂林热情地招呼着,心中暗自高兴。
"嗯,昨天的茶不错,今天又想来尝尝。"那个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在靠窗的位置坐下,目光在茶楼里扫视了一圈。
"您稍等,我马上为您准备。"李茂林连忙去准备茶具。
这时赵淑华从后院走出来,看到那个客人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
"当家的,就是这位客官?"她压低声音问道。
"对,就是昨天来的那位。"李茂林一边准备茶叶一边回答,"人很不错,很懂茶。"
李茂林精心挑选了最好的茶叶,仔细地清洗茶具,然后开始泡茶。他的动作很娴熟,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。
端着茶壶走到客人面前,李茂林恭敬地说:"客官,您的茶。"
那人接过茶杯,轻轻品了一口,闭上眼睛仿佛在品味什么。过了片刻,他睁开眼睛,点点头。
"确实是好茶。"那人赞叹道,"掌柜的手艺很好。"
"客官过奖了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,"您能喜欢就好。"
"这茶的香味很纯正,一点杂味都没有。"那人继续品着茶,"看得出掌柜的很用心。"
听到这样的夸奖,李茂林心中涌起一阵暖流。这段时间来,他承受了太多的质疑和压力,现在终于有人理解他的用心了。
"客官,您真是内行。"李茂林感激地说,"现在很少有人能品出这些细节了。"
"好东西自然有人欣赏。"那人淡淡一笑,"只是需要时间而已。"
这时,茶楼里的其他几个客人都悄悄地观察着这边。他们能感觉出这个陌生人有些不同寻常,但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同。
王福来也在远处偷偷观察着,他发现这个客人喝茶的姿势很优雅,而且坐得很端正,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威严感。
"掌柜的,你这茶楼今天客人不少啊。"那人随口说道。
"是的,今天运气不错。"李茂林回答道,"下午来了几位客人,都很懂茶。"
"是吗?"那人似乎有些感兴趣,"什么样的客人?"
"几个中年人,穿得很朴素,但谈吐不凡。"李茂林如实描述着,"他们对茶叶很有研究,而且很有礼貌。"
那人听了,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,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。
"看来你这里确实吸引了不少有品味的客人。"那人说道。
"都是托您的福。"李茂林感激地说,"是您昨天的话给了我信心。"
"哦?我说了什么?"
"您说喝茶就应该在安静的地方,太热闹了反而品不出茶的真味。"李茂林回忆着,"这话说得太对了。"
那人点点头,没有多说什么,继续慢慢品着茶。
过了一会儿,茶楼里的其他客人陆续离开了,只剩下这个神秘的客人。
夕阳西下,茶楼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。王福来点起了几盏油灯,温暖的光芒洒在茶楼里,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。
"掌柜的,你这茶楼有多少年历史了?"那人忽然问道。
"从我祖父那一辈开始,到现在快一百年了。"李茂林回答道。
"一百年?"那人似乎有些惊讶,"那你们家在这一带应该很有名望了。"
"哪里哪里。"李茂林摇摇头,"我们就是些小本生意,谈不上什么名望。"
"能坚持一百年,本身就很不容易。"那人说道,"现在像你们这样坚持传统的人已经不多了。"
"客官,您是做什么的?"李茂林忍不住问道,"感觉您对这些很有研究。"
"我?"那人淡淡一笑,"就是个四处走走的人。"
这个回答很模糊,但李茂林能感觉出对方不愿意多谈自己的身份,也就没有再问。
"掌柜的,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最值得敬佩?"那人忽然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。
李茂林想了想:"我觉得,能够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最值得敬佩。"
"为什么?"
"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诱惑太多,压力太大。"李茂林认真地说,"能够在困难面前坚持初心的人,是真正有品格的人。"
"说得很好。"那人赞许地点点头,"那你呢?你坚持的是什么?"
"我坚持的是祖辈传下来的做茶理念。"李茂林毫不犹豫地回答,"用最好的茶叶,最用心的手艺,为客人提供最纯正的茶香。"
"即使生意不好,也要坚持?"
"是的。"李茂林坚定地说,"我相信好东西总会有人欣赏的。"
那人听了,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。
"掌柜的,你是个有原则的人。"那人说道。
"客官过奖了。"
夜色渐深,街上已经很少有行人了。那人喝完茶,起身要走。
"客官,茶钱......"李茂林开口说道。
"老规矩。"那人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,放在桌上,"明天我可能还会来。"
"好的,欢迎您随时光临。"李茂林恭送客人到门口。
看着那人在夜色中渐渐远去的身影,李茂林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感情。这个客人虽然神秘,但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支持。
回到茶楼里,赵淑华走过来。
"当家的,这个客人确实不一般。"
"怎么说?"
"你没注意到吗?他坐着的时候,腰杆挺得很直,而且说话的时候从不看别人的眼睛,总是平视前方。"赵淑华分析道,"这种举止,不像是普通人能有的。"
李茂林想了想,确实如妻子所说。这个客人的举止确实有些特别,但具体特别在哪里,他又说不出来。
"不管怎样,他是个好人。"李茂林说道,"而且很支持我们的生意。"
"是啊,希望他能经常来。"
第二天一早,李茂林照例开门迎客。街上的行人比昨天多了一些,看起来这一天会比较忙碌。
"掌柜的,昨天那个客人又来了?"王福来好奇地问。
"嗯,来了。"李茂林一边整理茶具一边回答。
"他有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?"
"也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聊了聊茶楼的历史。"李茂林想了想说,"不过他问了一些奇怪的问题。"
"什么问题?"
"比如什么样的人最值得敬佩,我坚持的是什么这类的。"
王福来听了,觉得更加奇怪了。
"掌柜的,您说他会不会是在试探什么?"
"试探什么?"李茂林不解地问。
"我也不知道。"王福来摇摇头,"总觉得他不像是普通的客人。"
上午时分,茶楼里来了几个客人。其中有一个是附近的老邻居,一个是路过的商人,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读书人。
那个读书人对茶楼的环境很满意,夸奖这里安静,适合读书思考。
"掌柜的,你这里确实不错。"读书人说道,"现在很难找到这样安静的地方了。"
"客官过奖了。"李茂林谦虚地回答。
"听说这附近还有一家很热闹的茶楼?"
"是的,就在对面。"
"我去看过,太吵了。"读书人摇摇头,"我还是喜欢这种安静的环境。"
听到这话,李茂林心中很是高兴。看来坚持安静经营的路子是对的,只是需要时间来证明。
中午时分,昨天下午来的那几个客人又来了。他们还是坐在同样的位置,要了同样的茶。
"掌柜的,昨天的茶很好,今天我们又来了。"为首的那个男子说道。
"欢迎,欢迎。"李茂林连忙招呼,"几位客官还要昨天那种茶吗?"
"对,就要那种。"
李茂林去准备茶叶,心中暗自高兴。看来自己的手艺确实得到了认可。
这几个客人今天话比较多,聊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话题。李茂林在一旁听着,受益匪浅。
"掌柜的,你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茶文化吗?"其中一个客人问道。
"这个...请客官指教。"李茂林老实地回答。
"因为茶能让人静心。"那人解释道,"在浮躁的世界里,一杯清茶能让人回归内心的宁静。"
"原来如此。"李茂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"所以说,你坚持安静经营是对的。"另一个客人说道,"真正懂茶的人,需要的就是这种环境。"
客人们走后,李茂林的心情很好。连续两天都有懂行的客人来支持,这让他对茶楼的前途重新充满了信心。
下午时分,那个神秘的客人又来了。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了,而且每次都很准时。
"客官,您又来了。"李茂林热情地迎接。
"嗯,已经习惯了。"那人在老位置坐下。
李茂林为他准备茶,这次选了一种更好的茶叶。
"客官,这是我收藏的好茶,您尝尝。"
那人品了一口,眼睛微微一亮。
"确实比昨天的更好。"那人赞叹道,"掌柜的收藏不少好茶啊。"
"都是平时一点点积累的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,"遇到好茶就会买一些存着。"
"看得出你对茶是真正的热爱。"那人说道。
两人聊了一会儿,那人忽然问道:"掌柜的,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身份很特殊的人,你会怎么对待?"
这个问题让李茂林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"什么意思?"
"就是说,如果来了一个地位很高的人,你会改变你的服务方式吗?"
李茂林想了想:"我觉得不会。不管客人是谁,我都会用心招待。"
"为什么?"
"因为在我眼里,所有的客人都是一样的。"李茂林真诚地说,"不管他是富人还是穷人,是官员还是百姓,只要他愿意来我的茶楼,我就会尽我所能地服务。"
那人听了,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。
"很好的想法。"那人点点头。
"客官,您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?"李茂林好奇地问。
"没什么,就是随便问问。"那人淡淡一笑。
那人慢慢地品着茶,似乎在思考什么。李茂林也没有打扰,在一旁安静地整理着茶具。
过了很久,那人终于喝完了茶。他缓缓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服。
李茂林见状,连忙上前询问。
李茂林看着眼前这位客人,心中越发不安。这人虽然衣着朴素,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。
更奇怪的是,自从他进来后,原本热闹的茶楼变得异常安静。
"客官,您还需要什么?"李茂林试探着问道。
男子没有立即回答,而是慢慢环视了一圈茶楼,目光最后又回到李茂林身上。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,让李茂林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。
"掌柜的。"男子突然开口,声音虽然不大,但在安静的茶楼里显得格外清晰,"我问你一个问题。"
李茂林咽了咽口水,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:"客官请说。"
男子缓缓站起身来,整个茶楼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。其他客人虽然装作在喝茶聊天,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。
"你知道我是谁吗?"男子平静地问道。
李茂林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人,心中思绪万千。良久,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出了六个字。
这六个字一出,全楼的人瞬间鸦雀无声,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煞白......
04
"万岁爷请用茶。"
李茂林的声音在茶楼里清晰地响起,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话音刚落,茶楼里的所有客人全都"扑通"一声跪倒在地,连同王福来在内,无一例外。
"万岁爷!"
"万岁万岁万万岁!"
此起彼伏的跪拜声在茶楼里响起,所有人都低着头,不敢抬眼看向那个神秘的客人。
康熙缓缓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。
"掌柜的,起身说话。"康熙的声音很平和,没有丝毫的怒意。
李茂林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,双手垂在身体两侧,不敢有丝毫的轻慢。
"万岁爷,草民有眼不识泰山,请您恕罪。"李茂林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"无妨。"康熙摆了摆手,"朕微服私访,本就不想被人认出。你能认出朕来,说明你确实有眼力。"
这时,赵淑华从后院听到动静,急忙跑出来。一看到这个情况,她也立刻跪倒在地。
"万岁爷!"
"都起来吧。"康熙示意众人起身,"朕今天来你们茶楼,是想体察民情,不是来兴师问罪的。"
众人这才敢慢慢起身,但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。
"万岁爷,您这几天来我们茶楼......"李茂林小心翼翼地问。
"朕这几天在京城里转悠,想看看民间的真实情况。"康熙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坐下,"你这茶楼不错,茶叶好,人也实在。"
"万岁爷过奖了。"李茂林连忙说道。
康熙端起茶杯,轻轻品了一口:"朕问你,你是怎么认出朕来的?"
李茂林想了想,如实回答:"回万岁爷,草民是从您的言行举止看出来的。"
"哦?详细说说。"
"您这几天来茶楼,虽然穿着朴素,但坐姿端正,说话时从不看人,总是平视前方。"李茂林仔细回忆着,"而且您对茶文化很有研究,问的问题也很特别。"
"还有呢?"康熙饶有兴趣地听着。
"最重要的是您的眼神。"李茂林鼓起勇气说道,"您的眼神里有一种天然的威严,这种威严不是装出来的,而是天生的。"
康熙听了,哈哈大笑:"掌柜的,你确实有眼力。朕微服私访这么多年,能认出朕来的人不多,你算一个。"
"万岁爷,草民斗胆问一句,您为什么要问草民认不认识您?"李茂林问道。
"朕想看看你的反应。"康熙解释道,"如果你认不出朕来,朕就会继续观察。如果你认出来了,朕就要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。"
"原来如此。"李茂林恍然大悟。
"你刚才说的那六个字,救了在场所有人的命。"康熙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。
茶楼里的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康熙,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。
"万岁爷,这是为什么?"李茂林小心地问。
"因为朕身边有暗卫保护。"康熙指了指门外,"如果你没有认出朕来,或者对朕有任何不敬的行为,他们就会立刻冲进来。"
众人这才明白过来,原来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,一直有康熙的护卫在保护着。
"到时候,为了保护朕的身份不被泄露,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被......"康熙没有把话说完,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。
茶楼里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,他们这才意识到,刚才是多么危险的时刻。
"万岁爷,那些下午来的客人......"李茂林想到了什么。
"都是朕的人。"康熙点点头,"朕让他们先来探探情况,看看你这个人怎么样。"
"原来如此。"李茂林现在什么都明白了。
"他们回去都夸你,说你是个实在人,做事有原则。"康熙继续说道,"朕这才决定亲自来看看。"
"万岁爷,草民何德何能,让您如此关注?"李茂林诚惶诚恐。
"朕微服私访,就是要找这样的人。"康熙站起身来,"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,能够坚持本心的人越来越少了。"
康熙走到李茂林面前,拍了拍他的肩膀:"你在生意困难的时候,依然坚持传统的经营方式,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。这种品格,朕很欣赏。"
"万岁爷,草民只是按照祖辈的教诲做事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。
"正是因为这样,朕才觉得你可贵。"康熙回到座位上,"朕问你,你觉得什么是治国之道?"
这个问题让李茂林有些措手不及,他想了想,小心地回答:"万岁爷,草民不懂治国,但草民觉得,不管做什么事,都要以诚待人,以德服人。"
"很好。"康熙点点头,"朕治理天下,靠的也是这个道理。"
"万岁爷英明。"李茂林连忙说道。
"你这茶楼经营困难,朕知道。"康熙忽然转移了话题,"你有什么打算?"
"回万岁爷,草民准备继续坚持下去。"李茂林坚定地说,"就算再困难,也不会改变经营方式。"
"为什么?"
"因为这是祖辈传下来的,不能在草民手里断了。"李茂林真诚地说,"而且草民相信,好东西总会有人欣赏的。"
康熙听了,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。
"掌柜的,你这话说得很对。"康熙说道,"朕这就让你看看,好东西确实有人欣赏。"
康熙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,递给李茂林:"这是朕的御赐令牌,从今以后,你这茶楼就是御用茶楼了。"
李茂林接过令牌,双手颤抖着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
"万岁爷,这......"
"这是你应得的。"康熙打断了他的话,"朕在你这里喝了几天茶,确实是好茶。以后朕会经常来的。"
"万岁爷,草民不敢当。"李茂林连忙跪下。
"起来吧。"康熙扶起李茂林,"朕还有事要交代你。"
"万岁爷请讲。"
"从今以后,你这茶楼就叫'聚贤御茶楼'。"康熙说道,"朕会让工部给你重新制作牌匾。"
"万岁爷,这太隆重了。"李茂林说道。
"不隆重。"康熙摇摇头,"朕需要这样的地方,需要这样的人。"
这时,门外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。几个身穿便装的男子走进茶楼,向康熙行礼。
"万岁爷,时间差不多了。"为首的护卫说道。
"知道了。"康熙点点头,然后对李茂林说道,"朕该走了。"
"万岁爷,您还会来吗?"李茂林问道。
"会的。"康熙淡淡一笑,"朕很喜欢这里的茶,也很喜欢这里的氛围。"
康熙走到门口,回头对李茂林说道:"记住朕今天说的话,坚持你的本心,朕相信你会做得更好。"
"万岁爷,草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。"李茂林跪送康熙。
康熙走后,茶楼里的人都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,久久不能回过神来。
05
"掌柜的,刚才那真的是皇上?"王福来第一个开口,声音还在发抖。
"是的,是康熙万岁爷。"李茂林看着手中的令牌,依然觉得像在做梦。
"我的天啊!"赵淑华捂着胸口,"咱们居然给皇上泡了好几天茶!"
茶楼里的其他客人也都激动得不行,他们能亲眼见到皇上,这是一辈子都难得的经历。
"掌柜的,这下咱们发了!"王福来兴奋地说道,"皇上御赐的茶楼,整个京城都找不出第二家!"
"是啊,当家的,咱们的茶楼有救了。"赵淑华也很高兴。
李茂林看着手中的令牌,心情复杂。他当然高兴,但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责任。
"福来,你马上去街上买些好酒好菜回来。"李茂林对王福来说道,"今天这些客人都是见证者,我要请大家喝酒庆祝。"
"好的,掌柜的!"王福来高兴地跑了出去。
"各位,今天大家能在这里见证这一切,都是缘分。"李茂林对茶楼里的其他客人说道,"今天晚上,我请大家喝酒,庆祝咱们茶楼的新生。"
"掌柜的,这是你的福气,也是我们的福气。"一个客人说道,"能亲眼见到皇上,我们这辈子值了。"
"是啊,以后我们可以跟别人说,我们见过皇上了。"另一个客人也很激动。
不一会儿,王福来买了酒菜回来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为茶楼的新生干杯。
"掌柜的,你是怎么认出皇上的?"有客人好奇地问。
"其实我一开始也不确定。"李茂林如实说道,"只是觉得他不是普通人,后来通过观察他的言行举止,才慢慢确定的。"
"那你不怕吗?"另一个客人问道,"万一认错了怎么办?"
"说不怕是假的。"李茂林坦诚地说,"但是我觉得,对客人诚实是最重要的。"
"掌柜的,你这人品没的说。"有客人竖起大拇指,"皇上选中你,是有道理的。"
大家喝着酒,聊着天,气氛很热烈。
第二天一早,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街区。聚贤茶楼得到康熙御赐的消息,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。
"真的吗?李掌柜的茶楼真的被皇上御赐了?"
"千真万确,昨天晚上好多人都看见了。"
"那个令牌是真的?"
"当然是真的,皇上亲自给的。"
街上的人们议论纷纷,都想到茶楼里看看热闹。
李茂林一早就开了门,茶楼里很快就挤满了人。有的是来看热闹的,有的是来喝茶的,还有的是来打听消息的。
"掌柜的,听说皇上昨天真的来了你这里?"品香阁的老板也来了,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。
"是的。"李茂林如实回答。
"那你现在是御用茶楼了?"
"皇上是这样说的。"李茂林没有炫耀,只是平静地回答。
品香阁的老板听了,脸色有些难看。他万万没想到,这个快要倒闭的茶楼,居然一夜之间成了御用茶楼。
"掌柜的,恭喜你啊。"品香阁老板勉强笑着说,"以后还请多多关照。"
"哪里哪里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,"大家都是邻居,互相帮助是应该的。"
品香阁老板走后,更多的人涌进了茶楼。
"掌柜的,给我们也泡壶皇上喝过的茶。"有客人说道。
"掌柜的,我们想在皇上坐过的位置坐坐。"另一个客人也说。
李茂林应接不暇,但心里很高兴。这是他开茶楼以来最忙碌的一天。
中午时分,几个穿着官服的人走进了茶楼。
"请问哪位是李掌柜?"为首的官员问道。
"下官是。"李茂林连忙上前行礼。
"我们是工部的,奉皇上之命,来给你制作牌匾。"那个官员说道,"皇上说,要给你的茶楼改名叫'聚贤御茶楼'。"
"是,皇上昨天确实这样说过。"李茂林回答。
"那我们就开始测量尺寸了。"官员说道,"三天后,新牌匾就能做好。"
"多谢大人。"李茂林感激地说。
工部的人测量完毕后就走了,茶楼里的客人都很兴奋。
"掌柜的,这下你真的要发达了。"有客人说道,"御用茶楼的牌匾,比金子还值钱。"
"是啊,以后这里就是京城最有名的茶楼了。"另一个客人也说。
李茂林听着这些话,心中既高兴又忐忑。他知道,从今以后,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。
下午时分,茶楼里依然人声鼎沸。突然,外面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。
"皇上驾到!"
随着一声高喊,茶楼里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。
康熙在几个护卫的陪同下,再次走进了茶楼。
"都起来吧。"康熙示意大家起身,"朕今天是来喝茶的,不是来接受跪拜的。"
"万岁爷,您又来了。"李茂林激动地说道。
"朕说过会经常来的。"康熙在昨天的位置坐下,"还是老样子,来壶好茶。"
"是,万岁爷。"李茂林连忙去准备茶具。
茶楼里的客人都安静地看着康熙,不敢大声说话。
"掌柜的,朕听说今天你这里很热闹?"康熙问道。
"回万岁爷,确实来了很多人。"李茂林如实回答。
"都是来看热闹的?"
"大部分是,也有一些是真心来喝茶的。"李茂林说道。
"那你打算怎么办?"康熙问道。
"回万岁爷,草民想继续坚持原来的经营方式。"李茂林认真地说,"虽然现在人多了,但草民不想因此而改变。"
"很好。"康熙点点头,"朕就是要你保持这种态度。"
康熙端起茶杯,品了一口茶:"这茶还是这么好。"
"万岁爷,这是草民精心挑选的茶叶。"李茂林说道。
"朕能尝出来。"康熙放下茶杯,"掌柜的,朕要跟你说件事。"
"万岁爷请讲。"
"从今以后,你这茶楼不仅是御用茶楼,还是朕的私人茶楼。"康熙说道,"朕会经常来这里,和你聊天,和其他客人交流。"
"万岁爷,这......"李茂林有些不敢相信。
"朕需要这样的地方。"康熙解释道,"在皇宫里,所有人都对朕毕恭毕敬,朕听不到真话。但是在这里,朕可以听到民间的真实声音。"
"万岁爷,草民明白了。"李茂林点点头。
"你明白就好。"康熙站起身来,"朕还有事要处理,先走了。明天朕还会来。"
"万岁爷慢走。"李茂林恭送康熙。
康熙走后,茶楼里的人都兴奋不已。
"掌柜的,皇上说这里是他的私人茶楼!"有客人激动地说道。
"是啊,以后皇上会经常来这里,我们说不定还能见到。"另一个客人也很兴奋。
李茂林听着这些话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知道,从今以后,他的生活将彻底改变。
06
三天后,工部的人果然送来了新牌匾。
"聚贤御茶楼"五个大字,用金漆写成,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"掌柜的,这牌匾真漂亮。"王福来仰着头看着新牌匾,"比原来的好看多了。"
"是啊,这可是皇上御赐的牌匾。"赵淑华也很高兴,"咱们家祖辈八代都没有这样的荣耀。"
李茂林看着新牌匾,心中既高兴又忐忑。他知道,这块牌匾不仅是荣耀,更是责任。
"掌柜的,新牌匾挂上了,是不是要庆祝一下?"有客人建议。
"对啊,这么大的事,应该庆祝。"另一个客人也附和。
"好吧,今天我请大家喝茶,庆祝新牌匾。"李茂林说道。
正在这时,康熙又来了。
"万岁爷!"茶楼里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。
"都起来吧。"康熙看着新牌匾,满意地点点头,"不错,这牌匾做得很好。"
"万岁爷,您觉得满意就好。"李茂林说道。
"朕很满意。"康熙走进茶楼,"从今以后,这里就是朕的私人茶楼了。"
康熙在老位置坐下,李茂林连忙为他泡茶。
"万岁爷,草民有个想法。"李茂林小心地说道。
"什么想法?"
"草民想在茶楼里设一个专门的座位,专供您使用。"李茂林说道。
"不用。"康熙摆摆手,"朕来这里,就是要和普通人一样。专门的座位反而不好。"
"万岁爷,您说得对。"李茂林点点头。
"掌柜的,朕问你,你现在有什么打算?"康熙问道。
"回万岁爷,草民想继续把茶楼经营好,为您提供最好的茶。"李茂林认真地说。
"很好。"康熙点点头,"朕还要你做一件事。"
"万岁爷请讲。"
"朕希望你能培养一些学徒,把你的手艺传承下去。"康熙说道,"好的东西不能失传。"
"万岁爷,草民一定照办。"李茂林连忙答应。
"那就好。"康熙端起茶杯,"朕相信你能做好。"
从这一天开始,聚贤御茶楼成了京城最有名的茶楼。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喝茶,希望能够遇到康熙。
李茂林也确实按照康熙的要求,开始培养学徒。他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,希望能够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。
康熙也确实经常来茶楼,有时候一个人来,有时候带着几个大臣来。每次来,他都会和李茂林聊天,了解民间的情况。
"掌柜的,朕觉得你这里很好。"有一天,康熙对李茂林说道,"在这里,朕能听到真话,能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。"
"万岁爷,这是草民的荣幸。"李茂林说道。
"不是荣幸,是责任。"康熙纠正道,"朕需要像你这样的人,需要像这样的地方。"
"万岁爷,草民明白。"李茂林点点头。
"那就好。"康熙站起身来,"朕该走了,明天还会来。"
"万岁爷慢走。"李茂林恭送康熙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聚贤御茶楼的生意越来越好。不仅本地人来,外地人也慕名而来。
李茂林也严格按照康熙的要求,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方式。虽然客人多了,但他依然坚持亲自为每一位客人泡茶,绝不偷工减料。
"掌柜的,你这样太累了。"有一天,赵淑华心疼地说道,"现在客人这么多,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?"
"这是我的职责。"李茂林擦着汗水说道,"皇上信任我,我不能辜负他。"
"可是......"
"没有可是。"李茂林坚定地说,"我要让每一位客人都能喝到最好的茶。"
王福来也劝李茂林:"掌柜的,要不我们多请几个伙计吧?"
"不行。"李茂林摇摇头,"泡茶是技术活,不是谁都能做好的。"
"那您教我们啊。"王福来说道。
"我正在教。"李茂林指了指几个学徒,"但是学艺需要时间,急不得。"
这天下午,康熙又来了。他看到李茂林满头大汗,关心地问道:"掌柜的,你这是怎么了?"
"回万岁爷,客人多了,草民有些忙不过来。"李茂林如实回答。
"那你为什么不多请几个人?"康熙问道。
"万岁爷,草民怕别人做不好,砸了您的招牌。"李茂林说道。
"你这样想是对的。"康熙点点头,"但是你也要注意身体。"
"万岁爷,草民没事。"李茂林说道。
"不行,朕不能让你累垮了。"康熙思索了一下,"这样吧,朕给你派几个御厨过来,帮你分担一些工作。"
"万岁爷,这怎么好意思?"李茂林连忙推辞。
"没什么不好意思的。"康熙摆摆手,"朕需要你保持最好的状态,这样才能为朕提供最好的服务。"
"万岁爷,草民感激不尽。"李茂林跪谢。
"起来吧。"康熙扶起李茂林,"朕明天就派人过来。"
第二天,几个宫里的御厨真的来了。他们虽然是做菜的,但对茶艺也有一定的了解。
"我们是奉皇上之命来帮助掌柜的。"为首的御厨说道,"请掌柜的指教。"
"哪里哪里,大家都是为皇上服务的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,"以后就请各位多多帮忙了。"
有了这几个御厨的帮助,李茂林的工作轻松了不少。而且这些人都是宫里出来的,手艺确实不错。
"掌柜的,这些人真厉害。"王福来佩服地说道,"他们泡的茶虽然不如您的,但也很不错了。"
"是啊,宫里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。"赵淑华也很高兴,"有了他们帮忙,当家的就不用这么累了。"
李茂林也很满意这些御厨的表现。他们不仅手艺好,而且很勤奋,从来不偷懒。
这天傍晚,康熙又来了。他看到茶楼里井然有序,很满意。
"掌柜的,这几个人怎么样?"康熙问道。
"回万岁爷,他们都很好,帮了草民很大的忙。"李茂林如实回答。
"那就好。"康熙点点头,"朕就是要你轻松一些。"
"万岁爷,草民现在确实轻松多了。"李茂林感激地说。
"朕还要告诉你一件事。"康熙说道,"朕决定让你的茶楼成为官员们聚会的地方。"
"万岁爷,这......"李茂林有些吃惊。
"朕觉得这里的环境很好,适合大家交流。"康熙解释道,"而且在这里,大家也能说一些真话。"
"万岁爷,草民一定会好好招待各位大人。"李茂林连忙说道。
"朕相信你。"康熙站起身来,"朕该走了,明天还会来。"
从这一天开始,聚贤御茶楼不仅是康熙的私人茶楼,也成了朝廷官员们聚会的地方。每天都有大臣们来这里喝茶,讨论政务。
李茂林也因此接触到了很多朝廷里的事情,对时局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"掌柜的,你现在可是京城里最有名的人了。"有一天,一个大臣对李茂林说道,"连皇上都这么信任你。"
"大人过奖了。"李茂林谦虚地说,"草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已。"
"你这个本分可不简单。"那个大臣笑着说,"能得到皇上的信任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"
"大人,草民只是运气好而已。"李茂林说道。
"不是运气,是你的品格。"另一个大臣也说道,"皇上看中的是你的人品。"
李茂林听着这些话,心中既高兴又忐忑。他知道,自己现在的地位确实不一般,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。
夜深了,茶楼里的客人都走了。李茂林和赵淑华坐在后院里聊天。
"当家的,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太顺了?"赵淑华有些担心地问道。
"怎么了?"李茂林问道。
"我总觉得有些不真实。"赵淑华说道,"从一个快要倒闭的茶楼,一夜之间变成了御用茶楼,这变化太大了。"
"确实变化很大。"李茂林点点头,"但是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。"
"我就是怕我们做不好,辜负了皇上的信任。"赵淑华说道。
"不会的。"李茂林安慰妻子,"只要我们用心做事,就不会出错。"
"希望如此。"赵淑华点点头。
第二天,康熙又来了。他看到李茂林精神饱满,很高兴。
"掌柜的,你现在看起来好多了。"康熙说道。
"万岁爷,托您的福,草民现在确实轻松多了。"李茂林感激地说。
"那就好。"康熙坐下来,"朕今天要跟你说件重要的事。"
"万岁爷请讲。"李茂林认真地听着。
"朕决定给你一个官职。"康熙说道。
"万岁爷,这......"李茂林大吃一惊。
"朕要封你为茶政司主事,专门负责朝廷的茶叶采购和管理。"康熙说道。
"万岁爷,草民何德何能......"李茂林连忙推辞。
"你有这个能力。"康熙打断了他的话,"朕相信你能做好这个职务。"
"万岁爷,草民愿意为朝廷效力。"李茂林跪谢。
"起来吧。"康熙扶起李茂林,"明天就到工部报到,有专人教你具体的工作。"
"是,万岁爷。"李茂林恭敬地答应。
从这一天开始,李茂林不仅是茶楼的掌柜,还成了朝廷的官员。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本心,用心做好每一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