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林寺换主持后,整个面貌变了。
有网友新去了少林寺,发现原来功德箱上的二维码不见了,一些收费的武僧也不见了。
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朴素木牌:本寺香火随喜,不强求布施。
这一细节,标志着少林寺正式告别释永信时代。
取而代之的是释印乐,他曾是白马寺的前住持。
很多人会问,这个释印乐到底怎么样?能挑起少林寺吗?
01
从经历来看,他还真是实干家。
释印乐出生于河南,16岁出家。
他并没有停止学习,还通过努力考入中国佛学院,成为首批系统学习佛学的僧才。
与释永信的商业嗅觉不同,释印乐更注重修行本质。
2003年,他接任白马寺方丈,第一件事就是废除高价开光,改为免费随喜。
要知道,这相当于断了很多僧人的财路。
很多人去寺庙,为求一个安心,都会请僧人帮自己物品开个光,多多少少都会给一笔钱,这些钱都被僧人落入口袋。
他让免费,可不少了一大笔收入吗。
还有香灰,不少寺庙都是要收费的,白马寺免费,你想带走一些,根本没人会拦着。
释印乐还坚持劳作,他在寺庙后面有一大块土地,到了农耕时节,亲自过去种植。
他会开拖拉机耕地,带着下面的人种小麦和玉米,还有不少蔬菜,做到寺里的饭菜能自给自足,还设立了茶舍,免费给香客喝。
对于香客的善款,他找了财务专门记账,每年都会账目公开,把收到的善款用于寺庙修缮,还会做一些公益。
很多人喜欢去白马寺,觉得那里比较纯粹,没有太多的功利心。
02
再看少林寺,原来简直是处处要钱。
释永信是典型的商人思维,他把少林寺品牌发挥到了极致。
什么时候少林寺有了名气?
是从李连杰拍的功夫片开始,很多人才知道了少林功夫的厉害。
后来,释永信又用心打造了弟子释小龙,释小龙的可爱和聪慧,也为少林寺增加了很多名气。
很多人就算没来过少林寺,也知道少林寺的功夫厉害。
就如那个甲亢哥,一来到河南,就想去少林寺,就因为释永信做的传播到位,他经常带着弟子去海外表演,让海外的人也知道了功夫。
在少林寺的附近,有不少武校,里面的学生很多,练功的时候一大片,看过去确实很有气势。
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过来,都想把孩子培养成释小龙,却忽视了,释小龙只有一个。
我见过从武校出来的小伙,看起来很精神,但内心很迷茫。
因为文化课学的少,空有一套花拳绣腿的招式,到了社会上根本没用,找工作除了保安,在别的方面根本没优势。
家长后悔的不少,孩子白白浪费了十几年,要好好读书,估计也会有个不错的前途。
这就是少林寺名声的作用,能让很多不明所以的人,甘愿送钱送人过来。
而这还只是一部分,释永信最厉害的地方,是商业化。
03
他有多家公司,还有网上的账号。
不仅做产品,还在经营品牌,仅少林寺三个字,就不是谁都能用的,谁要想用,都要给一笔不菲的授权费。
还有寺里的香火钱,为了方便游客给钱方便,居然还有了二维码。
如果这些钱都有账目,用在寺庙的修缮,也没人说什么。
关键是,里面的很多钱都流入了个人口袋,别看释永信穿着袈裟,他一串翡翠佛珠就几十万,一辆豪车就上百万,更别提豪宅了。
出行的时候,场面极其奢华,还有人专门帮他提僧衣,拿拐杖,比唐僧待遇都好。
他的贪婪,明眼人都看在眼里,于东来曾评价他:“把经给念歪了。”
李连杰也采访时直言:“少林寺没几个有真功夫的。”
这次换了一个主持,上来就给了三把火。
他去商业化,要僧人强化戒律,并且去空心化。
也就是说,他不要所谓的花拳绣腿,而是要推广真正的禅修课程,回归本来的样子。
少林寺的这场变革,不仅是住持的更替,更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。
热闹的喧哗,是该静一静了。
当信仰沦为生意,寺庙终将失去灵魂。
少林寺的钟声,需要唤醒的是人心,而非点钞机的声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