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依旧,全国销量约125万辆,渗透率达58.1%,再创新高。
大部分车企都趁着“金九银十”刷出交付新高,小米汽车就是其中的“显眼包”——9月交付量直接冲上4万辆,比上个月3万+的数字又涨了一大截。
不过,这4万辆可不是小米的“终点”。现在订小米SU7,最快得等32周;YU7更久,35周起步。按最短8个月算,每个月交付4万辆,小米欠用户的订单至少32万辆起步。实际可能更多,毕竟有的车型等车时间更长。这欠单量,新势力里没谁能比得过。
说白了,小米现在不缺订单,缺的是产能。只要工厂能多产,交付量还能往上蹿。但产能也不是想扩就能扩的——扩太快,等这波订单交完,机器闲下来就是浪费。
所以得算好账:现在每月新增订单多少,产能就配多少。比如每月新订单6万,那总产能就按6万左右规划,既不欠单也不过剩。
那小米啥时候能当上新势力“老大”?按这势头,年底说不定就能成。毕竟9月交付4万已经挤进前四,后面产能跟上,订单再稳稳涨,超过其他新势力不是没可能。
不过,这事儿也得看两点:一是产能爬坡顺不顺利,别到时候机器跟不上;二是订单得持续稳住,别刚涨上去又掉下来。只要这两条线都稳住,小米坐上新势力头把交椅,也就是时间问题。
现在市场都在盯着小米,看它能不能把“欠单王”的帽子变成“交付王”的勋章。毕竟,能欠这么多单,说明用户真买账;但能把欠的单都交了,才是真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