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娱乐圈又出了一道“送命题”,主角是张碧晨、汪苏泷和常石磊。张碧晨在节目上大言不惭地把《年轮》这首歌据为己有,说得跟自己就是原唱似的。这波操作属实让人看傻了眼——敢情大家都成失忆症患者了?明明是汪苏泷写的歌,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你的传家宝了?
其实细想一下,这背后还真不是简单的口误。毕竟,在这个谁红谁理直气壮的时代,“体面人”往往最容易被当软柿子捏。你看,张碧晨为什么这么底气十足?不就是觉得汪苏泷一向温和,不爱计较嘛!娱乐圈里,好说话的人总被当成背景板,用来衬托别人的高光时刻。
可偏偏这次,汪苏泷没按剧本走。他表面笑呵呵,其实骨子里比钢筋还硬,一句话:“那我把歌收回来。”瞬间打脸现场所有人,也给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敲响警钟——别以为别人脾气好,就能随便踩着往上爬。
常石磊最近和单依纯互动频繁,被网友调侃为新晋“最佳损友”。但此事也给他提了个醒:交朋友可以,但做人要有分寸。别学某些人仗着关系好,就开始模糊界限,把别人的东西顺手牵羊,还美其名曰“友情无价”。友情固然重要,可原则不能丢,不然到头来只会落得个“两头不是人”的尴尬局面。
咱们普通人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遇到类似场景?办公室里那个永远替同事背锅、帮忙加班的人,总被认为理所当然;亲戚聚会上老好人一句反驳都没有,却换来更多使唤;朋友圈有人借钱从不还,因为你“不忍心撕破脸”。难怪有人感叹:“做人太善良,有时候真的是一种错。”
但问题来了,是不是我们就该变冷漠、处处设防呢?其实未必,只不过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底线。不妨像汪苏泷一样,该客气的时候客气,该硬起来的时候绝不含糊。一味退让只会让别人习惯性地忽视你的权益,到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快忘记了。
对于明星来说也是如此。在名利场混迹,每个人都有追求舞台中心的野心,但尊重原创才是真正赢得尊重的方法。如果每个人都像抢红包一样抢功劳,那整个行业迟早要乱套。“蹭热度”或许能短暂吸睛,但最终还是靠实力站稳脚跟。这年头,人设崩塌比发微博还快,一个小动作可能毁掉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。
所以啊,无论是艺人与艺人的相处之道,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,都离不开一个字——度。有分寸、有原则、不卑不亢,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。毕竟,“体面”和“软弱”之间只有一线之隔,你愿意一直做那个默默无闻却总被忽略的小透明吗?
吃瓜群众突然悟了:如果每个人都选择沉默纵容,那世界岂不是全靠“大嗓门”和“小聪明”横行霸道?面对这样的问题,你真的甘心继续做那个什么事儿都能忍的人吗?
#热点观察家#